林彥璋 醫師
顳顎關節障礙,與全身筋膜都有關!
已更新:2020年3月11日
顳顎關節障礙,是種讓人開不了口的痛,也令人難以捉摸病源為何。其實,顳顎障礙是冰山上的一角,當顳顎關節運作失能時,反應整體筋膜系統已經出現失衡問題,症狀上可能會伴隨出現頭痛、耳鳴、暈眩、肩頸僵硬、吞嚥困難、睡眠障礙、腰酸背痛、肢體關節痠痛、足底筋膜炎等等不適。

為何顳顎關節不對勁,全身上下也出問題?(參考影片)顳顎關節障礙,真的是因為關節的問題嗎?本文將從筋膜的觀點,重新檢視顳顎障礙的癥結點,並從宏觀視角探討,顳顎關節與整體筋膜系統以及身體各部位症狀的連動關係。
§ 讓顳顎關節得以滑動運作的關鍵組織:筋膜
顳顎關節是位處於耳朵前面的一個小關節,它將下顎骨和頭顱骨連接起來。舉凡我們所有需要運用下顎的動作:如咀嚼進食、張口喝水、 打呵欠、說話唱歌等,都會運動到顳顎關節。一般產生顳顎關節障礙時,都會直覺想到:是不是關節骨頭出了問題?但美國神經外科醫師、顱薦椎療法發明者 John E. Upledger 認為:顳顎關節障礙的原因,不在關節本身,而在關節以外的組織。(註1)

從解剖構造來看,整個顳顎關節其實被肌肉、韌帶、關節液層層包覆。尤其是位處於關節之間的軟骨組織「關節盤」,以及關節周圍的「韌帶」,扮演著穩定關節結構的功能,並能吸收活動時所產生的各方向應力與震動,減少摩擦。



當嘴巴要開闔時,顳顎關節旁的肌肉群(包括顳肌、咬肌、翼內翼外肌等,參考影片),會透過韌帶牽動顳顎關節盤,讓顳顎關節可以順利活動。換句話說,決定顳顎關節運作是否穩定滑順,並不是骨頭結構本身,而是附著在關節周遭、層層連繫彼此牽動的結締組織。



§ 顳顎關節,位處核心筋膜群「深前線」的端點
以全身筋膜分佈路線來說,顳顎關節周遭的筋膜群,屬於身體的核心軸線「深前線」(The Deep Front Line)。這條核心筋膜群在身體的重要性,支撐起頭頸、胸腹腔、脊椎、骨盆與下肢,如同地球的自轉軸,一旦偏移傾斜,就會導致相當廣泛的禍患。



筋膜專家Thomas Myers,在其筋膜權威著作《解剖列車》一書中就指出,深前線失調,會出現一些負面的代償機制,常見的症狀包括:
顳顎關節症狀、吞嚥及語言困難、頸椎彎曲或過度伸直、呼吸限制、骨盆底功能不足、腰椎排列異常、慢性蹠屈(足下垂)、高或低足弓,以及核心普遍崩塌(內臟壓迫)等。

根據Thomas Myers的剖析,促使顳顎關節運動的筋膜組織,其實與身體的核心筋膜群連貫。若顳顎關節的運動出現障礙,反應的將不只是顳顎部位的問題,分佈在深前線路徑上的各個部位,也都會同時波及。
Thomas Myers甚至有一個非常細膩的觀察:顳顎關節障礙,與不正確使用橫隔膜有關。(註2)反映在臨床症狀上,顳顎關節障礙者,身體很可能也出現呼吸失調、胸悶、胃部不適等問題。
§ 顳顎關節障礙與耳部問題
除了深前線路徑上的問題外,耳部症狀也時常伴隨顳顎關節障礙出現,如耳鳴、耳痛、暈眩、重聽等。醫學上,這種耳朵與顳顎問題同時出現的情況,被稱為「柯斯頓氏症候群」(Costen’s Syndrome)。(註3)
從胚胎學觀點來看,下顎跟耳朵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。在胎兒時期,下顎骨來自於耳骨,爾後雖然結構分化,下顎與耳朵神經仍彼此相連。此外,我們的聽覺器官其實被包在顳骨裡,因此當下顎活動產生物理性刺激時,就會直接傳到耳朵裡。
以暈眩來說,當顳顎因為磨牙、緊咬等咬力過度,持續碰撞衝擊耳部區域時,內耳三半規管內的淋巴液會因為受到搖晃,而引發暈眩感。
另外,耳鳴的發生也可能與顳顎過度使用有關。Bjorne、Levine、Young等學者的研究指出,當頭頸部與下頜肌肉過度緊張時,會使聽覺神經元過度活躍而引發耳鳴。(註4)這種因為頭頸部肌肉收縮產生的耳鳴症狀,在醫學上被定名為「軀體性耳鳴」(Somatic Tinnitus),臨床特徵是耳鳴與頭頸部肌肉緊張、顳顎關節障礙位於同一側。

因此,若患者經測定耳朵神經並無任何病理改變,左右耳聽力也屬於正常範圍,但卻出現耳鳴、暈眩、重聽等症狀時,就可能需要檢查是否有咬合失調或顳顎關節障礙等問題,從治療顳顎來緩解耳部症狀,防止耳部不斷遭受過度的物理性刺激。
§ 顳顎關節的復健要點:活化核心筋膜群、平衡左右咬合
顳顎關節功能失常的原因,目前醫學尚無定論,臨床上多半歸咎為過度咀嚼硬食、牙齒咬合不正、夜間磨牙力道過大、壓力大牙關緊咬等因素。在治療方面,以往常用肌肉鬆弛劑、消炎止痛藥,或是配戴咬合板來緩解症狀,近年來則流行注射玻尿酸、肉毒桿菌。儘管疼痛感消除,但過一陣子又會復發,導致得重複服用或施打藥劑。
為什麼顳顎關節會這麼難治?這是因為目前治療顳顎關節的觀念,只針對局部的「標」,而未見整體的「本」。當方向搞錯,就算使用頂級藥技或先進的醫療技術,也可能無法根治問題。
治療顳顎關節,絕非只是處理顳顎「關節」的問題,而是調理筋膜系統!特別是核心筋膜群「深前線」,以及影響咬合平衡的左右側筋膜群。
顳顎不再卡卡,肌筋膜即是關鍵